本文目录
一、求峨眉山旅游攻略
1、早餐后,出发前往-宽有非遗窄有美食之称的峨眉象城,参观非遗博物馆,了解参观四川的变脸,皮影,唐卡,竹编,同时能零距离了解彝族的民俗文化,生活文化。
2、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与作用,另有其他众多景点如:象象如意雕塑、朝圣起点牌坊、迎宾大象等。之后参观彝族银器手工艺品店,深入了解彝族人的银器文化,直面感受其手工制品的传承。
3、随后前往国家4A旅游景区【天工开物】(游览时间约120分钟,包含自助用餐时间),景区全方位地展示了水晶的孕育、生长、形成以及雕刻大师们的艺术构思。
4、馆内独特的场景,无论是地球之心的建筑轮廓,佛祖修炼的洞穴,佛陀顿悟的菩提树,五彩的星座神话,神秘的弥勒世界,全部采用稀有的水晶宝石去演绎。游客通过视觉的感受和心灵的体验,在神奇水晶能量的时空隧道中收获一场健康和好运之旅。
5、拓展资料: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_凝翠,_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二、峨眉山导游词
1、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峨眉山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四川"天府之国",人们总是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那么这一次呢?将带大家去领略一下一次别样的旅行。我们将由成都出发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览乐山。距离呢?大约在16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要用三个小时。
3、那为什么要反此次旅行称为别样的旅行呢?因为,此次游览路线可以把它说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体验一种佛教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乐山!有号称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体验一下它的辉宏气势,并且可以让大家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峨眉山!称"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4、在中国,甚至国外,佛教徒或信教民众中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在由成都出发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在夹并分道,一边前往乐山大佛,一边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听可看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啦!并能领略到川西南地区所特有的田园和"竹笼"风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瑾"(那一个是四川地区的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难为。导游成都介绍
5、这虽然是它的缺点,却也成为四川少有破坏,保留下众多的民俗,特有的风情。连抗战期间蒋介石先生也将自已的行政官邸搬到四川重庆)。而且,从成都不能超过乐山、峨眉的途中大家还可以看到川西坝子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民居方式被称做"竹笼"式的建筑。在沃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点点的房屋总是座落于葱绿的竹林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6、好了!该言归正传介绍一下峨眉和乐山啦!先讲一讲乐山。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7、凌云册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唐朝时在这里倚山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历经丢掉风雨,依然完好无缺,不得不让我们吧为观止!那大家认为这个世界第一大佛是雕凿的我们众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弥勒坐佛像。
8、在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老先生在游历乐山大佛时,拍摄了一组照片,无意中发现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联接在一起时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卧。乌尤山、形如其头,且五观、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见。凌云山状如其身,龟城山状如其脚,游客观后,无不谓之其神似。还将其同三峡神女、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像相比较。一时之间引来无数的游客纷纷前来一睹睡佛的尊容。
9、据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而这离堆呢?就是今天的乌尤山,为睡佛的头顶。但无匚不成书的是,乐山碱化是人工与大自然在无意中的一种巧合吧!也可能不愿意如此,乐山碱化开凿的位置端坐于睡佛的心脏部位,是无意这中的一种匚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安排。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10、乐山大佛是当今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象。依凌云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31年)完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九十年的时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通高米,头上发髻1021个,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适度,巨细和谐,而这一切的却完成于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使我们不得不为之佩服称之为奇迹。
11、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对于这位高僧的生平,已无法考证了。只知道他是贵州人,结束于凌云山。他见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法。"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洞"。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大佛修建完工,为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叙述了海通开凿大佛的缘由,及章仇兼琼继修,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得以峻工的经过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宁时称"天宁阁",后毁于兵灾。
12、大佛历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栈道出口,即名楼。壁津楼。
13、参观完乐山大佛后呢,各位游客可以通过峨乐高速公路直达峨眉山。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况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国多仙山,峨眉藐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淬于民间。但峨眉册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诗又怎能道其万一呢?欲识"庐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
14、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15、大家早上好!我是旅游公司的王导,欢迎来到我们四川天府之国——峨眉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一天。
16、峨眉山景区面积有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约有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世界,还被诗人说成"峨眉天下秀",峨眉山到至今已有2300种动物了,其中也有很多又有品种,比如大熊猫、娃娃鱼……首先我带你们参观报国寺景区,这里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寺庙相对集中,人文景观丰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区,而且交通非常方便。
17、一会儿我会带大家去一线天、猴山,最后去金顶。
18、这就是一线天,两边高悬,只见青天一线,所以叫一线天。
19、接下来我介绍给大家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十分懒惰,会抢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机……穿裙子的小姐请注意,这里有一种流氓猴,会揭小姐的裙子哦!有兴趣的还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20、接着我们去坐索道上金顶,今天如果你幸运的话,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从前有个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药,熬药给那些有病的苦难人喝,让菩萨看到了,菩萨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动了,赋予了她幸福,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21、我们游玩了整个峨眉山,你们应该对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们有机会再来到峨眉山游玩吧!
22、金顶高出云表,站在山头,顿感万象排空,视野无垠,胸襟开阔,惊叹天下竟有如此磅礴之景:若是晴日,头上悠悠蓝天,身下霭霭白云,俯视是千里田园,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似带萦绕;远望则众山拱伏,西岭雪山、瓦屋山矗立其间,更有贡嘎山横亘天际,似乎西方极乐世界就在那里。若遇阴雨天气,则雾气蒸腾,茫茫空阔,远山近树时隐时现,佛堂屋宇叵有若无,恍若身临太虚仙境,体会到“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境。金顶的“四大奇观”就是日出、云海、佛光、对灯四景。许多游人都没能将四种奇观一次尽览。在此,我将四种奇观为大家简介一个。
23、日出呢,大家都不陌生了,但峨眉山日出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峨眉山金顶,每当朝阳跳出黄澄澄的天河,千山万岭金色一片。那时,满天的彩霞,殷红的朝阳,西边白玉般的贡嘎雪山,珊瑚般金顶,构成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
24、云海。站在金顶,绵绵的白云从山下冉冉升腾,瞬息间茫茫一片,云朵汇聚成浩瀚的海洋,一直延展到无穷无尽的天边,时隐时现的峰峦飘浮在云的海洋之上。最奇妙和还是“佛光”了,佛教界称之为“随缘应化”。每不雨雪初霁,红日西照,云朵平铺成毯成都十佳导游。太阳的余辉斜射在射身岩下的云毯之上,你会看到一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中心部分像一面发亮的乳色玻璃的彩色光环。你的人影映入光环之中,身影分明,人动影随。而最有趣的是两人交臂而立也互不相见。佛光的成因是透过较厚的云层时,会受到云层深部水滴或冰晶的反射,反射光再穿出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就会产生衍射现象。
25、有一部分光将会偏离原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波长的单色扩散开来,人们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彩色光环。为什么只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呢?因为只有位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们所见,此“光锥”的视夹角只有9度左右,所以人们各自看到的光环,只是以各自的眼睛为顶点的那“光锥”面上的水滴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各自有一面镜子,自然照见的只是自影了。
26、第四奇观乃圣灯。在没有月光的金顶之夜,漆黑一片的摄身岩下,忽见一光如豆,冉冉而动,渐渐成了数点,渐至万各。明明灭灭,忽上忽下,时而腾空像繁星点点,时而附地又像万家灯火。佛教界人士称之为“万盏圣灯朝普贤”。圣灯实际上是一种附生在树枝上的“密环菌”形成的。在空气中的湿度含量达100%以上时,密环菌得到充分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氧元素磨擦而发光,干燥后即消失。“圣灯”光度不高,所以白天很难看见。
27、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峨眉山四季可游,春可看杜鹃,夏可享清凉,秋可观红叶,冬可赏雪景。峨眉山眉山的冬季是很有特色的。灌丛如银色珊瑚,松杉尽碧树银花。中山以上更是一片银白,满目晶莹,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更有一种闩得让人炫目的感觉。它同北方的雪景大不相同。不信,各位到时可再来看看。
三、峨眉山游记
火车经过的成昆铁路,沿线都是崇山峻岭,上千公里的铁道上,平均一公里一座桥,两公里一隧道。从云南进入四川后,火车频繁在隧道中穿行,车轮的噪音持久刺耳,让人体会了一次蜀道之难。第二天中午到了峨眉,才仿佛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山上有三十座寺庙,最著名的寺庙就是报国寺。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这里是入山的门户,也是峨眉山旅游的起点。黄昏时分,我们从乐山回来,晚饭后散步到报国寺。古朴的山门,重檐青瓦,红墙围绕,四周楠树蔽空。寺庙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四重正殿参差错落,气势自然雄伟。七佛殿下,立着一座7米高的华严铜塔,铜塔是明代的文物,塔身铸有千尊小佛,刻有华严经的全文,佛像历历在目,文字清晰可见。藏经楼下,有一尊大型的彩釉瓷佛,为明永乐年间江西景德镇烧制,瓷佛高约2.4米,身缀千叶莲衣,仪态丰满,神情端庄,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藏经楼内,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王右军兰亭序》条幅,以及郑板桥、康有为、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的墨宝。
从报国寺向南200米,就是红珠山宾馆。宾馆建在森林中,红珠湖澄澈宁静,空气十分清新。从湖边拾级而上,林中隐藏着一幢西式别墅,别墅居高临下,乳白色外观,全木质结构,显得格调非常高雅,这就是抗战时的蒋介石官邸,现在是宾馆的4号楼。楼内的女服务员十分热情,带着我们参观浏览。官邸保存完好,共有十余间用房,中间是蒋宋夫妇的卧室,两边是贴身待卫的住房。1935年官邸建成后,蒋介石先后在此住过三次,每次住的时间都不太长。服务员打开蒋介石住过的房间,她说现在这里已经向游客开放,任何人只要化费13元,就可以在此住宿一晚。真有一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我们入住的民宿,在报国寺景区内,屋后面就是虎溪听泉,夜静人深时,水坝溪水淙淙,声声入耳,如轻柔的催眠曲,伴我们进入梦乡。拂晓时分,房东前来敲门:“起床了,上车去看日出!”我推开门一看,一辆中巴已经停在门外。我赶快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匆匆忙忙上了车。
中巴亮着大灯,一路向峨眉山上驶去。公路两边的树上,还挂着晶莹的冰花。将近早上六点,汽车到达雷洞坪。此时的雷洞坪,大雾弥漫,恍如神话中的仙境,索道尚未开通,许多人步行上山,想要赶到金顶去看日出。我们的同学听说,到金顶还有6公里,决定留在雷洞坪看日出。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大雾仍未消散,导游明确告诉大家:今天看不到日出了。我们起早摸黑,赶上山来看日出,岂料天公不作美,多少让人有些扫兴。高山上看日出,完全要靠碰运气,人不可能天天都有好运,天也不由人的意志来安排。
离开雷洞坪,走过连望坡、罗汉坡,来到了钻天坡的下洗象池。洗象池建于清康熙年间,寺庙相对矮小,屋顶皆为锡瓦铅皮覆盖。传说古时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曾在寺前的六方水池洗象。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夜宿洗象池观月,写下了《峨眉山月歌》,从此“象池夜月”成为峨眉十景之一。
洗象池常有猴群出没,虽说这里的猴子不伤人,但也吓到不少游人,于是庙里的和尚将花生装成小袋,出售给过往游客喂猴。我们买了几袋花生,坐在寺前等待猴子的到来,左等右等也不见猴子。刚刚离开洗象池,几只猴子跳了出来,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拿出花生,一粒一粒撒给猴子吃,猴子嫌我们不爽快,跳起来一把夺过袋子,把花生全倒出来,很快就吃光了。猴子们又围拢上来,扑到我们身上,伸出手来要花生,我们再拿出一袋花生,一点点全部倒在了地上,最后抖了抖空袋子,告诉猴们花生已经吃完了。善解人意的猴子,也不再纠缠,主动退到路边,示意我们可以放行。这种人与猴的交流,给旅途增添了一些乐趣,但也让人对猴多了一些防范。
走过钻天坡、九岭岗、华严顶,下面又是一片猴山。这里树林茂密,山路崎岖,我们边走边看,树上怎么没有猴子?突然身后有人尖叫:“我的相机!”我们回头一看,一位大叔正在追赶猴子,猴子抢了他的相机,飞快地钻进了树林,瞬间跑的无影无踪。大叔累得呼呼喘气,手上拿着一个空空的相机套,神情沮丧到了极点。素不相识的游客们,立即停了下来,帮助这位大叔寻找相机,百十号人撒开来搜索,找了一大片地方,仍然是一无所获。这些目中无人的猴子,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百里峨眉道上,滑杆是传统的代步工具。许多山民以抬滑杆为生,抬着游客上山下山,凭力气挣一点辛苦钱。路过长老坪时,两个年轻的山民,背着一副空滑杆在招揽生意,看见我们有一位女生,就问她坐不坐滑杆?女生向他们问价,山民说一块钱一里路。正说话间,走上来一副滑杆,两个身材矮小的山民,抬着一位身躯肥大的老外,沉重的滑杆,压得他们气喘吁吁,身上不停地流汗。女生带着同情的口吻说,抬上一个这样的老外,你们岂不是要吃大亏?山民说老外人高马大,抬一里路得要两块钱。
我们那位女生,也想领略一下坐滑杆的兴趣,她试探地问山民,我只坐二里地行不行?山民笑着说,可以呀!女生坐上了滑杆,要同学帮她照张像,抬滑杆的山民不干了,他们不肯让人照相,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人虽有高低贵贱,但人格生来平等,我们不该触犯他们的自尊。女生也通情达理,不再坚持要拍照。山民抬着滑杆,一闪一闪,行走如飞,不到一会儿功夫,二里路就走完了。
经过初殿到达息心所,海拔1460米的息心所,古为息心居士的静习之处,也是峨眉山隐士的修行之地。殿内供奉着观音和药师佛,门口的对联上写着:“万籁无声心自愿,一身非我物同春”,意为在这高悬半空的地方,人心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各种尘缘杂念都会抛在脑后,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脱离红尘来到这里,应该静下心来,进行一次内心的调适,过滤掉心中的邪念,补充正能量的善念。据说现在的息心所,乃是法师和居士闭关修炼的地方,关房就在寺后的一片竹林中,只有一条小路与寺庙连接。寺庙与关房彼此间隔,互不干扰,也不接待游客参观。
中午12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万年寺。创建于东晋时期的万年寺,是峨眉山规模最大的寺院。从大光明山的山门进去,里面的精美布局,以及宏大的建筑群,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寺院内到处都是朝拜者,香火十分旺盛。更有一些虔诚的信众,用竹篓背着许多香烛,从山下一步步走上来,到每个寺庙去顶礼膜拜。朝拜完一座寺庙,又赶往下一个寺庙。这种对信仰的虔诚,令人十分感动。我在四川成都,曾听一位研究佛学的朋友说过,中国的最早的旅游业,就是起源于宗教朝拜,天下名山僧占多,有寺庙的地方就有风景,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旅游,中国游客的鼻祖就是这些虔诚的朝拜者。
寺内的无梁砖殿,风格迥异,殿顶像一口倒扣的圆形铁锅,殿内上方是弧形的穹顶,四周有24个壁龛环绕,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从明代建成四百多年来,经历过大小18次地震,至今还是安然无恙。寺内的一尊大铜佛,铸造于北宋初年,佛高7.85米,重约62吨,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头戴双层金冠,盘膝坐在莲花座上,体态丰润,肃穆庄严,所骑的六牙白象,与真正的大象一般大小,雕饰精美,形象生动,是峨眉山的国宝级文物。
万年寺左侧的山坳上,有一座白水池,池水清亮如镜,水草青绿。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游历峨眉山,曾经在万年寺寄居,结识了寺内高僧广浚。广浚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李白与广浚,经常在白水池边抚琴和诗,被传为僧俗交往的佳话。然而美妙的琴声,峨眉的美景,留不住积极入世的李白,他告别了亦师亦友的广浚,下山后写下了一首《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从万年寺下行,经过白龙洞,就到了清音阁。清音阁小巧玲珑,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四周山环水绕,森林茂密,花草树木芬芳。阁前有一牛心亭,两侧各有一座石桥,分跨在溪流之上,故名双飞桥。左侧的溪水,绕洪椿坪而来,又名黑龙江;右侧的溪水,绕万年寺而至,又名白龙江。黑白二水汇流一处,朝着当中的牛心石奔泻而下,激起阵阵晶亮的水花。潺潺的流水哗哗作响,回荡在寂静的峡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流淌千年从不停息,构成了峨眉十景中的“双桥清音”。山水与寺庙的和谐相融,视觉与听觉的合二为一,使之成为佛寺建筑的典范,被古今游人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溪水流过牛心石,变得清浅而平缓,我们脱掉鞋袜,走进水中,双手捧水洗脸。清凉的溪水,令人神清气爽,顿觉疲劳消散了许多。
清音阁下无风景,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下面的景色,确实难以与这里相比。游山观景应求精不求多,就像中国的山水画法,讲究有所取舍,适当留白。为了在天黑前赶回报国寺,我们加快了脚步,走过了中峰寺、纯阳殿、伏虎寺,终于在下午五点半钟,回到了虎溪的民宿。
晚饭时分,清点人数,全部人马悉数到齐。出乎预想的是,仅仅一天时间,我们上下峨眉山,徒步百余里,一行二十多位同学,都能够平安返回,就连最柔弱的女生,也没有一个人掉队。
4月12日上午九时,汽车站的大客车开到民宿,我们告别了峨眉山,乘车前往省会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