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山东省青岛市旅游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极端高气温37.4℃(1997年7月27日),极端低气温-16.4℃(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 25.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代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青岛崂山遍布道院、道庵,太清宫成为当时全真派道教第二丛林。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制的开始。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胶澳,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19年,中国近代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旅游资源丰富。青岛旅游资源可概括为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节庆活动。由前海至崂山的海滨黄金旅游线作为青岛的"拳头"品牌享誉中外。的汇泉海水浴场沙细坡缓、水清浪小。老市区红瓦绿树,青山环绕,座落着风格不同的24国建筑,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东部新市区,浮山湾畔迅速崛起的高层建筑群、横贯东西的"香港街"和长达12公里的海滨中华文明雕塑长廊,构成一副现代海滨都市新的旅游景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配套设施已成规模,海洋游乐城、海豚表演馆、国际啤酒城、海上乐园、高尔夫球场等旅游娱乐设施以及错落有致的度假别墅群已相继建成,对外开放。综合性体育中心、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已经建成。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是中国的道教圣地,素"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具有山、海、林、泉、瀑之胜。青岛人文古迹和名人故居众多,秦始皇三次东临、徐福东渡扶桑的启航地琅琊台,西汉五百义士殉葬的田横岛,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天柱山魏碑,春秋战国的齐长城遗址以及地质奇观马山石林等,已陆续成为旅游观光和投资商高品质开发的热点。德国侵占时期的总督府、提督楼、天主教堂及康有为、闻一多、老舍、王统照等名人故居已相继对游人开放。青岛的旅游度假产品开发不断完善,除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外,还设立、开发了薛家岛、琅琊台、田横岛三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村以及华山高尔夫球场、青岛国际高尔夫球场也已建成启用。已开辟的市区至崂山海上旅游线和直升机空中旅游线,形成了青岛陆、海、空立体旅游格局。陆上看青岛,沿线一路山海秀色;海上看青岛,纵览青岛瑰丽身姿;空中看青岛,俯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迷人全景。
二、青岛的历史文化
1、历史: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2、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
4、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
5、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小镇,昔称胶澳。
6、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7、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青岛。
8、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
9、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10、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1、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2、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13、2008年青岛举办”奥帆赛“,并被誉为”帆船之都“。
14、东晋名僧法显去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求取佛经,历时13年。乘商船返国途中遇飓风,于东晋义熙八年(412)漂泊到崂山南岸登陆,被长广郡太守李嶷接至不其县城。法显居不其县城期间,翻译了不少佛经,对佛教在青岛地区的传播有一定影响。
15、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兵4路进攻南宋,其中一路为水军,由工部尚书苏保衡任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都统制,率战船600余艘、军士7万余人,由胶西(今青岛胶州市)海港出发。驶出胶州湾后,主帅驻泊在灵山卫附近的唐岛,船队则绵延海上数里。南宋朝廷命李保为浙西路副总管,率仅有的100余艘战船,于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从江阴出发,北上迎战。
16、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山东军区为配合解放军向江南进军,决定解放青岛,并成立了青(岛)即(墨)前线指挥部,许世友任总指挥。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和胶东军区、滨海军区及地方武装部队发起了青即围攻战,经过20多天的战斗,连续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1949年 6月2日午12时青岛全部解放。由于解放军攻势迅猛,使青岛解放时水电未断,电讯通畅,港口设备和工厂企业完存无损,生产和社会秩序很快得以恢复。青岛解放的当天,青岛市军管会根据山东军区的命令,正式挂牌成立,并发布第一号布告:在青岛实行军事管制。青岛市人民政府也于当日成立,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晚上8点30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三、青岛的文化特色
青岛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青岛国际啤酒节:这是青岛的一项重要节庆活动,也是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之一。节日通常在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它是一个集旅游、文化、体育和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以啤酒为媒介,展现了青岛和城市的文化和个性优势。青岛周边旅游
2.海云庵糖球会:这是青岛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它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举行,是三天的大型民俗庙会。这个活动以其独特的糖球制作和交易而著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3.青岛樱花会:这是青岛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赏樱活动,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年4、5月间,在中山公园举行的樱花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美丽的樱花景色。
4.盛京:这是青岛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中国的一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如著名的胶州湾大桥、金沙滩等。
5.美食:青岛的美食以海鲜为主,如小黄鱼、银鱼土豆饼等。此外,青岛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自制的锅贴、海鲜大餐等。青岛黄岛旅游
总之,青岛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又有现代的城市风貌和自然风光。这些特色不仅展现了青岛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